信息公开目录

重庆师范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31日 09:40 点击数: 1209

重庆师范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建设成就

1.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强化

学校成功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开启了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建设新征程。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构建了三级联动管党治党责任体系。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构建完善,理论武装“五级五学”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党建工作考核走深走实,学院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进一步增强,学校党建工作经验获教育部思政工作简报刊发,1个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重庆市首批“双创”项目6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获得1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青马工程”成为团中央创新示范点、全国研究培训基地和全国重点示范基地。校团委新媒体矩阵入选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专业工作室。重师文化建设成果精品不断,学校获得1项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学校获得第一届重庆市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入选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2.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持续提升

学校成功增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取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办学层次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200名,达到全国地方师范大学中位线水平。获批成立了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重庆中外人文交流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智能科学学院等重要平台,优化了后勤服务,改制了校办企业,完善了目标管理分类考核,建立了重点工作倒计时制度,加强了校友会建设,成功召开了第九次教代会、第十一次团代会,促进内部治理持续优化。夯实了“两轮驱动”办学基础,增强了“三驾马车”发展动能,提升了“三大板块”服务职能,强化了“二三三”特色办学格局。

3.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一本招生专业(类、方向)由10个增至33个,招生省份由9个增为15个。学校获评2019年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课程入选重庆市一流课程,12门课程入选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30余项,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800余项。推进了2个学院及5个专业进行转型试点。开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规模近5000人,获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留学生来自五大洲的50余个国家,累计达到3000余人(含非学籍生)。职业教育完成职教师资国家级、市级和市场化培训共计44项,培训2378人次。继续教育实施“国培计划”等项目293项,培训22362人次,获得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精品项目和示范综合改革项目各1项。

4.学科专业建设跨越发展

新增考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生物学2个学科获批市级“一流学科”,并在2020年重庆市教委组织的市级一流学科周期总结验收中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答辩。“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再获突破,共获批14个,成为重点学科最多的市属高校之一。在2020年组织的“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验收中,全部以“优秀”成绩通过专家评估验收。建设形成了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教师教育、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抗战文史等优势学科群。在重庆市组织的市级人工智能+特色学科群遴选中,新增“智慧教育”“智慧生态旅游”2个市级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10个学科进档,其中数学、教育学排名B-等级。工程学首次进入世界ESI前1%学科。1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获批“市级一流专业”。13个“市级三特”专业、5个特色学科专业群通过了终期检查验收。

5.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高层次人才引培效果显著。获批院士工作站、市博士后工作站、市海智基地;全职引进省部级及以上人才9人、正高33人优秀博士260人,项目制引进优秀海外博士100人,柔性引进中科院院士、社科院学部委员、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34人新增国字号人才8人次、省部级人才108人次;资助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访学169人次和攻读博士学位118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明显改善。引进专任教师256人,新增博士306人,新增正高127人,新增博士生导师31人;培育选树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学校师德标兵等典型40余人次。

6.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获得国家级项目197项,省部级项目1049项,科研项目经费达到1.81亿元。在自然科学领域,率先实现重庆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突破;在人文社科领域,实现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公开发表的论文被SCI、SSCI、A&HCI、EI、CPCI等检索收录1201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73部,获得授权专利349个。获准成立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重大突破;省部级及相关部门科研平台类型从8种增加到16种,数量从34个增加至55个,增幅为62 %,在市属高校中名列前茅。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57项。通过校地深度合作,构建了一套具有重师特色的多学科、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区域服务模式,在咨政服务、重庆抗战文史研究、动物骨骼微痕考古、重庆国家机器人检测评价、重庆市智慧农业推广应用等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成为中坚力量并积极发挥支撑作用。

7.开放办学更加深入广泛

成立了“重庆中外人文交流学院”,助推学校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化建设和发展。完成孔子学院全球五大洲布局,独立承办孔子学院数量位列西部地区高校第一。留学生在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获得全球总冠军。生物科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实现零的突破。学校连续五年荣获“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先进单位”表彰。151名教师获得出国访学资助,累计派出60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实习和就业。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与四川师范大学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受邀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建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与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与城口县对接实施“烛光•跨越”行动,先后开展22个合作项目,培训教师、乡镇干部、蜂农等800人左右。加强了附属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建设,新建附属中学、附属城口实验中学,积极与重庆高新区深度合作基础教育,共建附属中小幼学校。

8.综合保障和民生福祉大幅改善

获得第二期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立项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立项。新建校舍12.18万平方米,并完成大学城校区2005—2014年共计54.62万平方米建成校舍综合验收工作。完成大学城校区第二、第三梦厅、综合运动场塑胶跑道、第二运动场面层及体育设施、篮排球场、群众体育场地、弘德楼地下停车场、水电节能系统等的建设与改造。完成沙坪坝校区危房加固以及一教楼、学生男生二舍、卫生楼等维修改造。完成北碚校区体育馆、学生公寓、实验楼、二教学楼、植物园以及主供水管网、主道路等维修改造。校园重点区域景观绿化、亮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全面宣传、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平均每年审核及发放奖、助、贷、缓、减、补六种类型资助项目总数7千余万元,累积发放3万余人次。按政策执行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人年均绩效工资大幅增长。

(二)“十四五”面临形势

1.世界形势演变引起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等蓬勃发展,诸多重大创新和变革正处于临界时期,科技改变国运面临关键阶段。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加速变局演进,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推进带来较大影响。面对中国逐渐走近世界中心,西方阵营持续对中国发展实施围追堵截,国内诸多势头强劲的科技公司被打压。世界形势的变化给学校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促进创新创业、服务“一带一路”等方面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

2.国家地方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倡议和战略,大力推进“中国制造”“创新驱动”“人工智能”等战略,为重庆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和新的着力点。重庆正全面贯彻落实“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的要求,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使重庆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战略潜能释放,带来诸多政策、投资、项目利好,为学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们需紧紧把握位于战略核心区域的优势,深入融入并服务于区域重大战略发展,借力发力,依托重大项目,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创新举措、加强保障和落实任务。

3.教育强国战略赋予新使命

党和国家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制定教育强国任务图与时间表,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立好教育评价指挥棒,激发了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高等教育大力推进“双一流”“应用转型”“本科教育振兴”“教师教育振兴”等战略,着力打造“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等,促进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行动正推动形成改革发展新格局,重庆市将“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我们要趁东风、担使命,围绕战略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把任务部署落实落细,为实现教育强国梦想贡献力量。

4.学校自身发展形成新态势

学校持续推进“内涵发展、提档升级”。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启动实施四个五年行动计划,召开了“本科教育”“人才工作”“文化建设工作”“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等专项工作大会,落实了“本科教育振兴”“学科引领联动”“重师文化建设”“特色发展”四大战略,推进形成全员参与、同心协力、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发展氛围。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生推免资格、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级科研平台等重大突破。学校发展站上了新起点、形成了新态势。

“十三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但问题依然明显。一是优势学科不够突出。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学科最好排名仅为B-档。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只有考古学,缺乏支撑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博士学位点或专业学位点。二是人才队伍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求。队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少,高水平团队数量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引留用矛盾日益凸显,激发队伍活力的发展环境亦有待优化。三是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高水平科研成果总量偏少,科研成果的集群效应还未显现。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还不够,科技成果参与创新创业以及转移转化水平较低。四是教师教育特色还不够鲜明。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还不够有效,师范生培养质量与新时期教师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教育在重庆乃至西部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还有待加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以“学科、人才、科研”三者联动发展为重点,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担当教育强国、教育强市使命,大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新发展理念

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全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坚持以创新发展激发新动力,以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以绿色发展开辟新境界,以开放发展拓展新领域,以共享发展强化新导向,全面提升发展内涵,全方位拓展发展外延。

2.坚持服务新发展格局

紧密对接国家新发展格局和重庆新定位、新要求,着眼“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坚持需求导向,坚持按自身定位特色发展,着力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开放合作体系以及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3.坚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紧紧围绕我国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和重庆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措施,坚决破除教育功利化倾向,克服“五唯”顽瘴痼疾,破立结合,重塑教育价值观,回归教育初心,推进建立有利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

4.坚持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

加强系统性思维、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坚持师范与非师范协调发展,坚持“学科、人才、科研”三者联动,坚持“招、学、管、就”一体化推进,着力建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推进形成党建引领、文化引导、智能支撑、全员参与的发展生态,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安全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1.“十四五”目标及远景规划

2025年,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标志性科研成果和高层次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更具竞争力,重师文化特质更加彰显,开放办学和服务社会能力实现新突破,教育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形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开放规范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办学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师范大学中上水平,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全国知名、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到建校80周年,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办学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再经过20年左右的奋斗,到建校100周年,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

2.“十四五”分项目标

——教育评价: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手段更加多样,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基本形成与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教育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建成国家和重庆市“三全育人”典型高校;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点15个,市级一流专业点及特色专业10个,通过二级认证的本科专业8个;建设市级及以上一流课程35门(含研究生优质课程;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8000人;新增5-8个博士研究生培养专业;市级研究生教改项目新增100项,市级研究生教育平台新增100个,市级研究生创新项目新增100-150个。

——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学科高峰高原,充分利用综合学科优势,构建形成层次结构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建成3—5个博士授权点;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努力争创国家一流学科,建设24个市级一流学科,建设16-18个市级重点学科;实现全国学科评估30%的突破

——队伍建设:打造更多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壮大更具活力和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队伍,增强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引进“两院院士”等同等水平能力的国家级人才10人次,重庆英才计划人选等同等水平能力的省部级人才50人次,新增正高人员100名、博士300名,遴选资助“博望学者”200名、校内人员学历提升100名和海内外研修访学200名。

——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的总量大幅度增长,标志性科研成果群的打造卓有成效,重大科研成果实现多点突破,形成一套具有重师特色的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研资源配置、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机制。新增国家级项目210-230项,力争新增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到校科研总经费达到2.0-2.5亿元;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0个,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通过验收;建设市级以上新型智库1-2个;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620篇,出版高水平著作100部;力争在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上有新突破。

——教师教育:夯实引领重庆市基础教育发展和成为新型智库的基础条件,具有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与培训能力、高质量教育的研究与引领能力、高水平基础教育服务能力、高水平教育发展智力供给能力和高水平的教育文化传播与塑造能力;取得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师范生比重超过50%,其中在师范类学生中研究生比重超过30%;师范类国家级一流专业达到13个以上;建成市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力争按照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的标准建成国家师范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办学条件保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类用房、实验实践设备、图书资料、智慧校园基础设施等建设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现代化校园后勤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新建校舍约29万平方米。校园主干网络带宽达40G,数据存储扩容2PB。力争建成智能教室300间(含智慧教室150间)。

三、重点任务

(一)引领铸魂,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牢牢把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一体化建设,打造精品思政课程群,构建新型思政课程体系。完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工作联动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四史”等教育,推动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强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深化“五维同育”模式,建成国家和重庆市“三全育人”典型高校。

(二)深化改革,提高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

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若干措施》文件精神,出台并落实学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及工作清单,构建科学全面的校院两级评价体系、靶向明确的教师评价体系、多元立体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评价体系。全面落实依法治校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和“八五普法规划各项要求。以学校章程为统领,构建协同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完善法治工作机构设置,配齐法治工作队伍。完善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和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机制,健全学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内部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和执行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校院二级管理,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划分,形成高效、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创造良好的办学生态环境。完善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提高学校自我监管能力。

(三)立德树人,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导向。切实把立德树人融入 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大力推进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持续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加强师范与非师范协调发展。建设一流专业新平台,加强新型二级学院及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打造“一流课程”和高标准专业核心课程,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进一步落实教授上课制度,构建高质量学业考评体系。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组建创新创业学院,创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探索形成具有重师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完善校地“三全互动”协同培养机制。高标准通过审核性评估。就业率稳定在重庆市同类高校中上水平。积极发展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深入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研究生教育政策。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促进职教师资教育特色发展。筹建“重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探索建立“应用技术教育+教师教育+行业企业实践”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打造西部职教师资培训高地。加快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配合落实“学分银行”建设,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学历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非学历培训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建立自考学分认定与转换机制,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四)学科引领,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争创国家一流学科建好现有市级一流学科,入选更多市级一流学科。着力打造重点学科及相关学科平台建设。争取 “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数量有增加,第五轮、第六轮学科评估质量有突破。加快建设学科群。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抓好现有学科群建设,培育打造新的学科群,促进多学科联合、跨学科融合,建成一批特色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新增若干市级学科群。增强特色学科培育力度。加强“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等建设培育一批富有重师特色的学科,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位授权结构。抓好现有博士授权点建设,加大博士一级学科的培育力度,争取更多学科获得博士一级学科授权。提升学位点建设水平,扩大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五)人才强校,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师资队伍

围绕学科引领优化人才配置。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方向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侧重向一流学科、重点学科、特色交叉学科、特色学科群和重点平台基地倾斜。加大人才培引力度。深化高端人才发掘遴选制度改革,用好引才“伯乐奖”政策,完善引进人才快速决策机制。持续实施“博望学者”培育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计划”和“青年教师学历学位提升工程”。扩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招收规模,充分发挥柔性引进作用,强化多样化人才使用。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类管理、分类成长与分类评聘机制,构建基于院系的教学、教研、学术共同体。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推进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突出贡献与业绩,完善薪酬分配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建立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行为准则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

(六)提质创新,塑造科学研究新优势

坚持学科引领,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增长点。围绕创新驱动,夯实运筹学与控制论、光电功能材料等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研究优势;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抗战文史等特色研究方向;强化成果转化,推进活性物质生物技术、数字农业服务等工程研究领域应用发展。在特色新型智库、教师教育科研、学生科研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全方位发力,打造标志性科研成果群。持续资助一批国家重大重点培育项目,对未通过项目实施“后资助”制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实力凸显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产出一批高水平成果,设立“重师文库”。加大标志性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类成果的激励。坚持开放包容,优化科研生态环境。鼓励聚焦需求协同创新,强化“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探索同行专家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长周期评价等新的科学评价方式。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制度和科研人员学术行为“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失信行为“一票否决”制。

(七)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各类专门人才。发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以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发展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职教师资教育等共同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大批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附属学校品牌进一步加强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建设,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把附属学校打造成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打造专业化孵化平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方式,建立校地合作带动成果服务地方新模式,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科技成果转化“拳头产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加强“环重庆师范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持续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教育、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助力乡村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发挥学校智库作用。加强与政府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联合协作,建设特色新型智库,为区域发展、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八)彰显特色,提升教师教育服务能力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管理机制。完善基础教育、中文国际教育、职教师资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努力增设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积极探索辅修学位、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推进附属完全中学建设。成立教师教育学院、重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完善教师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师范生招生综合评价二次选拔机制探索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体系。探索本科生与研究生“4+2”一体化培养。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德养成教育体系。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教师教育平台群和高标准实验实训中心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师范专业认证研究中心、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院智慧教育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实现资源集成和联动发展。高标准建设集教师体验馆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与研习数字资源中心教师专业技能测评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师教育实验实训中心。打造高水平课程与教学论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论师资的岗位设置、选聘考核工作量计算、业绩考核、职称评聘等工作,充分体现教师教育工作特点。实施教师教育讲席教授”岗位管理,高校与中小幼学校采取双向挂职、兼职等方式,建立教师教育师资共同体。加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发挥好 “成渝教师教育联盟”重庆市教师教育联盟”等组织的作用,高质量打造UGIS协同发展创新试验区。

(九)传承创新,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

持续挖掘并丰富重师文化。丰富重师核心理念内涵并注入时代活力,传承弘扬精神文化;打造优质校风、教风、学风,提升行为文化;健全学校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完善制度文化;加强文化阵地、网络阵地、宣传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升级物质文化;优化学校视觉识别系统,加强校园绿化美化,改善环境文化;加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化氛围建设,涵育师生学气、静气、勇气、大气,形成和谐自信的校园文化;分层面打造文化品牌,增强重师文化自信。强化名生、名师、名气文化特质。发挥重师文化引领作用,联动学校其他专项工作,合力提升名生、名师的数量与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以“三名”特质提升重师文化的内在品质,凸显重师文化育人效果。传播好“重师故事”。积极关注重点领域的事业发展,多形式、多载体、多渠道讲好“重师故事”,传播重师精神,彰显全校上下进取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师生员工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不断提振学校的社会口碑,积累更加广泛的“重师认同”。

(十)拓展合作,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提升国际化水平。争取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取得新突破。稳步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办学规模和水平。加强与国(境)外友好学校和科研教育机构联合培养、师生互访互派的力度,实施教师海外交流计划。“重庆中外人文交流学院”建设为依托,全力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引进国(境)内外知名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校学科平台建设。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拓宽海内外留学生招生渠道,扩大留学生规模,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留学生培养质量监控机制,着力建设对留学生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特色留学专业和全英文授课专业。全面建好孔子学院。转变办学思路,提升孔子学院内涵,拓展孔子学院综合效能发挥国家级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国家汉办汉推基地特色发展,积极申报和建设教育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基地。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平台和人才资源优势,拓展合作领域,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教育协同发展。扎根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办好基础教育,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培训平台作用。推进市内外合作办学。加强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构建全方位、多渠道、深入化、紧密化的立体多元合作网络,构建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模式。

(十一)智能驱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夯实智慧教育建设基础。打造有线、无线、物联网“三网”融合网络。推进校园教学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构建无线大数据分析平台,完成IPv6规模部署改造,建成一流的校园云中心和高性能计算中心,升级网络安全体系,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设微应用。实现档案信息化基础上,基本建成数字档案馆。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创新平台。建设智能、智慧教室,建设教学数据云平台并开展大数据应用分析,加大在线课程建设,鼓励慕课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建设智慧化教学辅助工具。丰富智慧课程内容,推动“5G+”教学的场景应用。推进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推进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实现教育管理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存储和智能化分析应用。完善校内外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现代化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十二)加大投入,强化基本建设与民生保障

学校加大基本建设与民生保障的投入,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稳步推进校园基本建设。根据校区功能定位协调推进各校区基本建设。重点推进重大项目用房、创新创业用房、实验实习实训用房、学生生活用房等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校园绿化。积极推进大学城高压线迁改工作。逐步改造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老化的供水管道、供电线路。推进生态停车场建设,配合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建工程。统筹推进教室、教学设备、实验平台及仪器设备等的升级和各类场馆设施的改造与修缮,加快特藏书库的建设改造。继续推进环“三春湖”等景观打造项目,新建项目同步推进绿化景观建设,逐步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后勤精细化、规范化、高效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师生满意度。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服务质量。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校园安全建设,打造立体多维的“平安校园”体系。持续推进校园“美好食光”专项行动,遏制学校餐饮浪费。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监督体制、质量评价系统和考核机制,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和公共资源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符合政策、可持续的教职员工薪酬增长机制,改善教职工民生福祉。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继续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建工作体系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与办公室的重要作用,强化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将任务分工明确到具体的部门和负责人,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各项工作。加强宣传动员,营造氛围,形成汇聚众智、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经费保障

拓宽筹资渠道,优化筹措方式,努力实现学校办学资金规模稳步增长,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持续改进财务状况,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强化经费的规范使用和监督管理,资金的投入向重点领域倾斜,并根据建设的进展及成效进行调整,确保资金使用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目标任务。

(三)完善落实机制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形成科学的工作机制,确保决策、实施、评估等环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确保“十四五”规划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加大实施过程中的协作,加强部门间的联动,坚持目标导向、统筹推进。实施系统管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构建多元的评估、监测与考核体系,对各项重点任务进行动态监测,对进展情况和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